有人的地方就不能稱為文化沙漠。文化也不僅僅是積澱的結果,更是流動的結果。文化的發展主要不是取決於它的存量,而是取決於它的增量以及增量的速度——今天,類似這種長期被遮蔽、被忽略的常識的價值,應當得到更多挖掘,並凝成更廣泛的文化共識。
  日前,中國閱讀學研究會會長徐雁教授在接受晶報記者採訪時說,深圳獲頒“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”是一個裡程碑式的事件,深圳書香味越發濃厚,文化日益“綠洲化”。這當然是一種對深圳的褒揚與肯定,也正如徐雁教授所說,這一殊榮對深圳來說確是實至名歸。但這不經意的也是為人們習見的“文化綠洲”表述,卻大有令人深思處。
  “文化綠洲”對應的就是“文化沙漠”,曾經,一篇報道的標題就叫《深圳是如何從“文化沙漠”變成“文化綠洲”的》。那麼,何謂文化沙漠?有觀點認為,“文化沙漠”一詞最先用於深圳市,是指文藝、科學、教育、精神生活等方面較為匱乏的地區。可見,“文化沙漠”對於我們這座城市來說,曾經幾乎成了深圳一個擺脫不了的前輟。
  但這種人云亦云的“沙漠”說,是對深圳根深蒂固的偏見與誤讀,禁不起推敲與深察。因為,它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,那就是人。須知,文化的載體不只是什麼秦磚漢瓦、名勝古跡,人才是文化的最大載體。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文化,何來的沙漠?文化當然有各種各樣的形態,可以說這是森林,這是灌木,這是草地,但不能說這是沙漠,因為這裡有人,有生命,有情感,有呼吸,有體溫。
  長期以來,關於深圳以及關於香港的“文化沙漠”說法甚囂塵上,就是因為“人”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。這恰恰顯露了一種文化視野的荒漠化,降低了“人”的能見度,也就降低了文化的能見度。而深圳正是因為看重每一個人的尊嚴與權利,才如此推崇閱讀,致敬閱讀。這何嘗不是對“以人為本”的另一種註釋?著名的“深圳十大觀念”如“讓城市因熱愛讀書而受人尊重”、“實現市民文化權利”等,都可以看出深圳對文化、對人、對以文“化”人的價值的體認。
  理解了這一點,就不難同時修正另一種偏見,即過於強調文化的積澱,卻忽略了它的流動。過於重視文化的存量,卻忽略了它的增量。文化與其說是積澱的不如說是流動的,流動的往往是有生命力的東西。作為一個移民城市,深圳文化的爆發力、創造力與創新能力,莫不與此相關。而深圳的文化增量這些年之所以連連上揚,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對全民閱讀的不懈推動,全民閱讀是城市文化的一個巨大的儲水池,在豐富市民內心的同時也豐富了城市的氣質與內涵。這種高貴的堅持基於一種高貴的理念:人是城市的核心。
  是的,深圳不是文化沙漠,也不會以沙漠化的眼光來打量文化。不曾沙漠,當然無須“綠洲”。如果非要用類似比喻的話,我們願意相信,因為全民閱讀,因為閱讀讓夢想得以抽枝發芽,每個人心中都藏有一個春天。
(原標題:有人的地方,就不能稱為“文化沙漠”)
(編輯:SN093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zaph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